2017-7-25 10:16
宅~有何不可
以“撼解放軍難”霸氣回應印度 這名大校啥來頭
原標題:以“撼解放軍難”回應印度,這名大校啥來頭?
來源:觀海解局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張瑩 編輯 嶽三猛)今天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就目前中印邊境局勢以及中方西藏軍演回答瞭印度記者的提問時表示,中方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看法新聞記者註意到,吳謙在擔任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以來金句不斷,不僅如此,國防部的另外兩位發言人也都備受關註。不少網友表示被國防部發言人圈粉,留言表示:霸氣,硬氣,解氣,真的感覺到祖國越來越強大瞭。
[img]http://n.sinaimg.cn/news/crawl/20170725/V9eD-fyiiahy9677398.jpg" alt="[/img]
[b]提醒印度:撼山易,撼解放軍難[/b]
就目前中印邊境局勢,吳謙大校表示,印方公然派軍隊越過雙方承認的邊界線進入中國境內,其行為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嚴重違反瞭國際法基本準則。
中方捍衛國傢領土主權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自己的領土主權和安全利益。 中國邊防部隊已在現地採取緊急應對措施,並將進一步加強針對性部署和訓練。
我們強烈要求印方立即將越界的邊防人員撤回邊界線印方一側,這是解決事態的前提和基礎。 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事關地區和平穩定,符合中印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強烈敦促印方採取切實措施改正錯誤、停止挑釁,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img]http://n.sinaimg.cn/news/crawl/20170725/nWRb-fyiiahy9677443.jpg" alt="[/img]
“在此,我想提醒印方,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年的歷史證明瞭一點,那就是我們捍衛國傢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能力手段不斷增強,決心意志堅定不移。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據《環球時報》報導,“撼山易,撼解放軍難”源自《羅瑞卿傳》第十一章。1963年2月中旬,指揮對印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的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到北京向中央軍委彙報中印邊界自衛反擊作戰的情況時說:一不怕苦,從上到下沒有叫苦的;二不怕死,前仆後繼,倒下一個馬上有人頂上去。
2月15日,羅瑞卿在陪同會見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時當面彙報瞭張國華講的“兩不怕”。毛澤東說:“誰要撼我們解放軍,那就更加困難瞭。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b]吳謙上任兩年金句不斷[/b]
據國防部網站公佈的簡歷顯示,吳謙於1973年出生於北京。1991年考入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1995年畢業後歷任裝甲兵裝備技術研究所助理工程師,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參謀、處長,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國防副武官,國防部新聞事務局處長等職。
2015年6月任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2016年1月改任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大校軍銜。曾在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看法新聞記者註意到,吳謙在擔任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以來金句不斷,不少網友被國防部的發言人圈粉。
今年3月30日國防部記者會上的一段視頻突然火瞭。會上有記者提問,據日媒報導,日本防衛省3月23日稱,中國海軍2艘護衛艦和1艘補給艦當天從東海通過宮古海峽國際水道駛向太平洋。日本防衛省稱正在分析中國方面的意圖。
[img]http://n.sinaimg.cn/news/transform/20170725/XrXE-fyiiahy9679479.jpg" alt="" data-link="[/img]
吳謙大校從容的做出回應:“日方總是喜歡炒作中國軍隊正當合法的訓練活動,這主要是心態沒有調整好,心病還沒有治好。也許是因為以往中國軍艦過宮古海峽過少瞭,那麼今後我們多過幾次,日方習慣瞭,也就好瞭。”
除霸氣回應外,吳謙還善用網絡流行語。2016年4月,海軍在南海執行空中巡邏任務的巡邏機緊急飛赴南沙,降落在永暑礁機場,將3名重病的工人轉運至三亞醫院進行救治。
針對用軍機轉運病重工人這件事,吳謙回應:最近網上有句流行語叫,“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在這裏我想強調的是,當你遇到生命危險的時候,祖國這艘大船一定會保護你安全。
[b]國防部三大發言人實力圈粉[/b]
看法新聞記者註意到,實際上,不僅是吳謙,國防部的另外兩位發言人楊宇軍、任國強也都備受關註。
上文提及的日媒臆測中國海軍軍事訓練,已多次發生。在國防部的例行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在遼寧艦經過宮古海峽時,日方對遼寧艦進行瞭密切跟蹤監視。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回應:中國有一句俗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遼寧艦既威武又漂亮,如果有人對它感興趣,遠觀也好,偷窺也罷,隻要不違反相關法律,不妨礙航行安全和自由,我們也不在乎。
[img]http://n.sinaimg.cn/news/crawl/20170725/mK83-fyiiahy9677525.jpg" alt="(楊宇軍大校)"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20170725/mK83-fyiiahy9677525.jpg" data-link="[/img](楊宇軍大校)
此外,記者註意到,楊宇軍也經常使用網絡詞彙。去年9月,美國防長卡特在談及朝鮮新一輪核試驗時稱“這是中國的責任”。對此楊宇軍表示:朝核問題歸根到底是美朝矛盾。美國卡特防長在這個問題上不必“甩鍋”,這個“鍋”中方也不會背。
另一外發言人則是任國強,他曾用4個字回應日方:習慣就好。據悉,發佈會後,人民日報還曾發文稱其“霸氣”。
本月13日,日方稱中國空軍6架轟炸機飛越宮古海峽,還公佈瞭中國軍機的照片。對此,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霸氣回應:這是一次例行性訓練,中國軍隊今後將根據形勢任務的需要,繼續組織類似遠海訓練。有關方面不必大驚小怪、過度解讀,習慣就好。
[img]http://n.sinaimg.cn/news/crawl/20170725/ou8z-fyiiahy9677550.jpg" alt="(任國強上校)" data-mcesrc="http://n.sinaimg.cn/news/crawl/20170725/ou8z-fyiiahy9677550.jpg" data-link="[/img](任國強上校)
外界評價三位國防部發言人稱:表現從容不迫,回答有理有力,體現軍人作風,語言簡潔但力道十足,對各種敏感問題回答得遊刃有餘。
據國防部網站公開資料顯示,楊宇軍、任國強與吳謙年齡相仿,均為“70後”,並且都是碩士學歷。楊宇軍,1993年於外交學院畢業後入伍。歷任學員、參謀、國防部外事辦公室綜合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副局長兼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等職。現任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大校軍銜。
任國強,1991年考入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歷任學員、助理翻譯、幹事、連長、政治處主任、參謀、國防部外事辦公室綜合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等職。現任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上校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