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zone » 日常 - 新聞時事 » 二戰最大贏傢:該國吞併60萬平方公裡土地約兩個日本


2017-7-2 20:12 宅~有何不可
二戰最大贏傢:該國吞併60萬平方公裡土地約兩個日本

[b]新浪軍事編者:為瞭更好的為讀者呈現多樣軍事內容,滿足讀者不同?讀需求,共同探討國內國際戰略動態,新浪軍事獨傢推出《深度軍情》版塊,深度解讀軍事新聞背後的隱藏態勢,立體呈現中國面臨的複雜軍事戰略環境,歡迎關註。[/b]
  沙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參與者,偏偏沒堅持到戰爭結束就政權崩潰、國傢瓦解。不但沙皇慘遭滅門,還丟失瞭大片的國土。並且,遭到以英美為首的十三國武裝幹涉,爆髮長達四年的內戰。可以說,沙俄是一戰所有參戰國中最淒慘的。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83Pd-fyhskrq0617296.jpg[/img]
  但是,不過二十年,蘇聯就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鹹魚翻身。不但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還強行吞併六十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變化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蘇聯到底擴張瞭哪些領土,讓我們來逐一盤點下。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4qt8-fyhskrq0617305.jpg[/img]
  一、芬蘭卡累利阿等地7萬平方公裡
  芬蘭原屬瑞典,地處波羅的海入海口,位置極其重要。為爭奪北歐霸權,1712年,沙皇彼得一世將首都從莫斯科遷到聖彼得堡。1809年,俄國從瑞典手中奪取整個芬蘭,前往波羅的海的大門洞開。
  芬蘭獨立後,俄國不僅喪失波羅的海入海口,連聖彼得堡也一下子從首都變成邊城。鑒於離邊境太近,蘇俄被迫將首都遷回莫斯科。
  1939年,為擴大聖彼得堡的戰略縱深,為重新進入波羅的海,史達林挑起對芬蘭的戰爭。芬蘭人的堅決抵抗和蘇聯人的狂妄自大,讓史達林?面盡失,依靠整體實力才迫使芬蘭割讓卡累利阿。
  為收復失地,二戰中芬蘭曾短暫與德國合作。形勢逆轉後,芬蘭審時度勢、主動媾和,永久放棄對卡累利阿的主權。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Em4F-fyhskrq0617311.jpg[/img]
  二、18萬平方公裡
  如果說芬蘭是波羅的海的門戶,那麼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三國則是當之無愧的腹心,因為監控著大半個航道。為瞭控制這一地區,俄國血戰二十年才得手。1918年,三國獨立,蘇聯一點都不甘心,時刻惦記著他們。
  二戰爆發後,通過與納粹交易,蘇聯先把三國變成勢力範圍,而後以加盟共和國的名義直接吞併。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IrO5-fyhskrq0617315.jpg[/img]
  三、波蘭東部20萬平方公裡
  波蘭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但因分屬天主教、東正教文化圈而矛盾尖?。1610年,波蘭攻佔莫斯科、擁立傀儡、把俄國降為屬國。俄國強大後,在二十三年時間裏夥同普、奧將波蘭徹底瓜分。一戰結束後,波蘇再度爆發戰爭,矛盾不可調和。
  1939年,蘇德簽訂密約、商議再次瓜分波蘭。當德軍攻入波蘭,蘇聯以護僑為名在背後捅刀,強占波東二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戰後,蘇聯以這裏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居民占多數為由,拒不歸還。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zfsz-fyhskrq0617320.jpg[/img]
  四、東普魯士大部1.5萬平方公裡
  打通波羅的海是歷代沙皇的夙願,但是,波羅的海出海口牽扯多方利益,蘇聯隻能退而求其次、盡可能近的逼近出海口。
  因為離西歐太近,所以蘇聯無法對波羅的海三國進行人口置換。所以,史達林強占以柯尼斯堡為核心的東普魯士,把德國人全部驅逐,將之變成純俄羅斯的加裏寧格勒。至於柯尼斯堡對德國人的重要意義,直接無視。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_U2z-fyhskrq0617326.jpg[/img]
  五、比薩拉比亞與外喀爾巴阡5萬平方公裡
  比薩拉比亞即今天的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同屬達契亞民族。土耳其崛起後,羅馬尼亞被土耳其佔領,比薩利比亞則淪為俄國附庸。羅馬尼亞獨立後,就此地歸屬與蘇聯嚴重對立。二戰結束後,羅馬尼亞被迫放棄對比薩拉比亞的主權要求。
  捷克斯洛伐克是中東歐的交界處,是天主教與東正教的分界點,因此一直都是多民族聚居。二戰後,蘇聯以外喀爾巴阡地區是烏克蘭族的聚居地為由,強行佔領。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fc6M-fyhskrq0617331.jpg[/img]
  六、南庫頁島、千島群島5萬平方公裡
  庫頁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十七世紀末,日本和沙俄從南北兩端對其進行滲透。1875年,日本用南庫頁交換沙俄手中的千島群島。日俄戰爭後,日本又重新佔領庫頁島南部。
  1945年8月,蘇聯在出兵中國東北的同時,奪回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並宣佈兩地是蘇聯不可分割的領土。
[img]http://n.sinaimg.cn/mil/crawl/20170702/O897-fyhskrq0617336.jpg[/img]
  七、華沙條約組織
  除瞭直接吞併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外,蘇聯還通過組建華沙條約組織來把東歐八國變成勢力範圍,間接控制瞭這上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二戰結束後,日本還剩三十七萬領土,德國還有三十五萬土地。蘇聯直接吞併、間接控制的土地,幾乎是這兩個戰敗國全部國土的兩倍,可謂是“二戰最大的贏傢”。(作者署名:風長眼量)
  [b]本欄目所有文章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凡本網註明版權所有的作品,版權均屬於新浪網,凡署名作者的,版權則屬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經本網或作者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b]
  [b]新浪軍事:最多軍迷首選的軍事門戶![/b]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