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0 12:13
宅~有何不可
英大選特雷莎梅“豪賭”失敗 結果為何出乎意料?
英大選落幕 特雷莎·梅“豪賭”失敗
無任何政黨獲得下院一半以上席位;保守黨需要與其他黨派組閣形成聯合政府或組建少數派政府
英國8日舉行議會下院選舉。英國官方9日公佈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首相特雷莎·梅領導的保守黨在大選中領先,但沒有任何政黨獲得單獨執政所需的過半數議席,英國將出現“懸浮議會”,即無任何政黨獲得下院一半以上席位。
這一結果與特雷莎·梅所預想的“壓倒性勝利”相去甚遠。分析人士認為,特雷莎·梅將保守黨帶入尷尬境地。
英國輿論認為,這意味著現任首相特雷莎·梅為使保守黨取得更多議席而提前舉行大選的“政治賭博”以失敗告終,英國未來政局發展及“脫歐”進程將增加不確定性。
[b]外界普遍認為保守黨將獲全勝[/b]
今年4月,特雷莎·梅宣佈提前舉行議會選舉,以期拿下更多議席,擴大保守黨在議會下院的優勢,以便在“脫歐”談判中“輕裝上陣”。當時,在議會下院650個議席中,保守黨佔據330個。
外界一度普遍認為保守黨將在選舉中大獲全勝,甚至把老對手工黨“趕盡殺絕”,但也有人把她的決定形容為“政治豪賭”。
不過,選舉初步統計結果與特雷莎·梅所預想的相去甚遠。由於沒有獲得單獨執政所需的至少326個席位,保守黨需要與其他黨派組閣形成聯合政府或組建少數派政府,形勢反不如大選之前。
英國媒體9日紛紛對特雷莎·梅“提前選舉”導致的尷尬局面提出質疑。
《每日郵報》以“刀刃上的英國”為頭條標題;《太陽報》則借“混亂”(Maythem)一詞,對特雷莎·梅提出質疑;《泰晤士報》頭條標題直言:“特雷莎·梅的豪賭失敗”;《每日鏡報》將特雷莎·梅面臨的選舉結果形容為“政治災難”。
[b]選戰中民生政策失誤[/b]
分析人士認為,保守黨未能如願獲得議會過半數席位,與其在選戰中的民生政策失誤不無關係。
特雷莎·梅以“強大且穩定的領導力”為競選口號。不過,她上月宣佈將公佈一項計劃,要求部分老年人“自掏腰包”,負擔更多養老費用。她還提出將取消目前免費發放的小學生午餐,並把這項提議寫入執政黨保守黨的競選綱領。
此外,接連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也讓先前任內政大臣、主管警察和國內情報機構事務的特雷莎·梅飽受質疑。
工黨領袖傑裏米·科爾賓5日抨擊特雷莎·梅,稱後者應為其擔任英國內政大臣期間英國警察數量?減而辭職。
薩裏大學高級政治講師西蒙·厄舍伍德說,即便保守黨“險勝”、如願獲得議會過半數席位,“特雷莎·梅的公信力也已經大打折扣。”
[b] 特雷莎·梅或面臨辭職壓力[/b]
面對“豪賭失敗”的局面,分析人士認為,特雷莎·梅或面臨辭職的壓力。
“她的賭註似乎未獲回報,”佈裏斯托爾大學政治學高級講師葆拉·瑟裏奇說,“她可能要面臨辭職壓力。”
在選舉初步統計結果出爐前,英國前任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說:“如果特雷莎·梅未能取得兩年前議會選舉(保守黨贏得多數席位)的結果,我懷疑,她很難長時間擔任保守黨黨首。”
前保守黨官員安娜·蘇佈賴說,特雷莎·梅應該為此競選結果“負責”。
[b] - 焦點[/b]
大選結果為何出乎意料?
輿論分析認為,此次大選結果出乎意料,原因有三:
其一,保守黨競選階段表現欠佳,強調“脫歐”,忽視民生議題,導致選票流失。
其二,工黨在選舉策略上略勝一籌,提出更為明確的民生主張,收穫意外選票。一些年輕選民告訴記者,他們支持工黨向高收入人群增稅、免除大學學費、把鐵路等系統國有化等競選政策。倫敦選民露絲說:“我認為工黨能停止這個國傢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趨勢。”
其三,一些選民此次以不支持保守黨的方式表達他們對“脫歐”公投中自己被傳統“脫歐”派“代言”的不滿。
聯合組閣能否成功?
保守黨接下來需與其他政黨談判,爭取聯合組閣。排除最大反對黨工黨,保守黨的選項並不多。
根據初步計票結果,有望與保守黨聯合達到過半數席位的政黨隻有自民黨、蘇格蘭民族黨等為數不多的黨派。
自民黨早在選前就表示,不會與保守黨或工黨聯合執政。8日晚出口民調結果公佈後,自民黨發言人坎貝爾再次表示,他很難想象自民黨黨魁法倫會願意與保守黨聯手。
英國記者兼政治評論員拉裏·尼爾德預計,保守黨此次或尋求與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聯合,後者目前是北愛爾蘭地區最大政黨,與保守黨關係密切、主張相近。
如果保守黨組閣失敗,特雷莎·梅或面臨辭職的可能。
“脫歐”是否遇阻?
本月19日,英國將與歐盟正式啟動“脫歐”談判。鑒於英國可能出現聯合政府黨派立場不一,“脫歐”複雜性將增加。
特雷莎·梅和保守黨在競選活動中宣佈將帶領英國“硬脫歐”。她強調力爭“平穩有序”“脫歐”,但即使無法與歐盟在談判中達成協議,英國也將脫離歐盟,不會將達成協議作為“脫歐”前提。盡管輿論擔心這樣可能給英歐貿易造成巨大衝擊,但特雷莎·梅在選前堅信“沒有協議總好過達成一個壞協議”。
英國《衛報》援引一名歐盟高級官員的話報導說,保守黨未能贏得先前預期的民意優勢,在“脫歐”談判上,特雷莎·梅將面臨來自黨內壓力,她的“硬脫歐”立場可能被迫軟化。此外,聯合執政意味著她需要耗費更多時間協調黨派矛盾、統一“脫歐”談判立場,對英國來說不確定性增多。
- 背景連結
懸浮議會
“懸浮議會”,即無?對多數議會,指沒有一個政黨得到議會下院一半以上議席。
在“懸浮議會”情形下,特雷莎·梅將有權組閣,如果她組閣失敗,可由女王指定其他政黨領袖組閣。若組閣再次失敗,可提請女王解散下院,重新選舉。
英國的上一次“懸浮議會”出現在2010年大選。當時,保守黨獲得306個議席,執政的工黨獲得258個議席,第三大政黨自由民主黨獲得57個議席,其他小黨共獲得28個議席。由於執政黨工黨在同自由民主黨進行多日磋商後仍無法組建新政府,工黨領袖佈朗宣佈辭職,轉由保守黨黨魁卡梅倫接任首相,並組建新政府。
據新華社電